昨天中午,宏图在训练营例行答疑的时候,有同学问——支委会委员都应该做什么工作啊?怎么才能更好发挥他们的作用啊?——这个问题看似简单,实则非常有嚼头儿。从今天开始,咱们用2~3期的时间,把这个问题尽量通透地研究研究。
首先,我们先来明确一个概念。党支部委员会的委员包括支部书记、副书记和其他委员,支部书记和副书记是在选举为委员之后再次通过选举确定的职务。准确地说,组织委员、宣传委员、纪检委员等应称之为“其他委员”。本文题目中所指“党支部委员会的委员”即“其他委员”,为论述方便,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均以“委员”代替。
其次,我们再来看党内法规层面都有什么规定。《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(试行)》中关于支部委员的规定如下:
“党支部委员会由3至5人组成,一般不超过7人”——这是关于支委会人数的要求,请注意,这个数字是包括支部书记、副书记(如有)在内的。
“党支部委员会设书记和组织委员、宣传委员、纪检委员等,必要时可以设1名副书记”——这是关于支委会人员组成的要求,其中委员一般有组织委员、宣传委员、纪检委员,另外还有一个字——“等”,这说明还可以结合实际设立其他委员。从目前基层实践的案例中,还可以设置如保密委员、青年委员等。
“党支部委员会由党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”、“选出的党支部委员,报上级党组织备案”、“党支部书记、副书记、委员出现空缺,应当及时进行补选”——这是关于支部委员产生过程的规定。
“党支部书记主持党支部全面工作,督促党支部其他委员履行职责、发挥作用”——这说明支部委员是受支部书记领导和督促的。
“党支部副书记协助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。党支部其他委员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”——这说明支部委员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。
“对党支部书记、副书记和其他委员的培训应当突出党的基本理论、基本政策、基本知识及党务工作基本要求,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,党规党纪等内容”——这说明支委会委员学习培训的内容。
“党支部委员会成员应当自觉接受上级党组织和党员、群众监督,加强互相监督”——这说明支委会委员的监督责任。
“党支部委员会会议一般每月召开1次,根据需要可以随时召开,对党支部重要工作进行讨论、作出决定等。党支部委员会会议须有半数以上委员到会方可进行。重要事项提交党员大会决定前,一般应当经党支部委员会会议讨论”——这说明了支委会的领导职能。
“党支部委员之间、党支部委员和党员之间、党员和党员之间,每年谈心谈话一般不少于1次”——这是关于支委会委员谈话的要求。
“党支部党员大会、党支部委员会会议由党支部书记召集并主持。书记不能参加会议的,可以委托副书记或者委员召集并主持”——这是关于主持会议的职能。
好,通过以上与支部委员相关条款的规定,我们可以初步先整理出支部委员要做的事儿——
①支部委员各有分工,受支部书记领导和督促工作。
②支部委员应学习的知识包括:党的基本理论、基本政策、基本知识及党务工作基本要求,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,党规党纪等内容。
③支部委员之间、与党员之间,有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。
④支部委员之间、与党员之间,每年谈心谈话不少于1次。
⑤支部委员在受支部书记委托的情况下可以主持支部党员大会、支委会。
最后,我们来做一个综合性的分析。通过梳理党内法规层面相关的制度规定,我们知道支部委员应该有分工,但是党内法规层面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分工意见,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自行出台相关的制度了——
任务1:党委或总支负责编制本单位支委会委员分工指导意见,党支部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支部书记、副书记及每个委员的职责清单。
同理,既然支部委员受支部书记领导和督促,那么就应该有清晰的权责规定——
任务2:党委或总支或支部,制定支部书记、副书记及其他委员之间的管理机制,明确彼此之间的管理关系(如委员定期向支部述职等)
另外,既然非常明确地提出对支部书记、副书记和其他委员的学习培训要求,那么党委在开展相关培训时,就不能忽视支部委员这一群体——
任务3:党委或总支应有明确的支部委员培养模式,如专门针对这一群体的培训,以及专门针对所有组织委员(或其他委员)的业务垂直培训。
OK,以上3个任务落地之后,其实关于支部委员有效发挥作用的方法途径也就完成一多半了。下一期,我们将结合具体实例继续探讨。
上周,宏图从党内法规的制度规定上对支部委员有效发挥问题进行了分析,今天,宏图就结合各领域不同的实践案例,对上一篇文章中分析出来的支部委员职责进行完善。
1. 对支部委员进行条块管理。一是在基层党委层面对支部委员分工及职责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,支部根据指导意见编制每一名支委的职责清单;二是相关业务部门对承担相应职责的支部委员直接进行管理,根据工作开展情况组织相关的支部委员召开会议、了解情况、推进工作,并有权提出更换或推荐的意见。
2. 给支部委员建立责任链条。即在任何一项支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,都明确提出在该项工作中支委要承担的责任、落实的工作,明确考核与被考核的关系。如党员大会的召开,既可以明确如组织委员负责会议方案的编制、会务工作的落实,宣传委员负责刊发新闻、向群众宣教,纪检委员负责党员到会情况的统计、督促及通报,也可以明确每个支委负责哪一个党小组在会上的发言;同时,还可以明确支部书记、副书记对每名支委落实上述工作效果的评价。如此,责任链条也就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建立起来了。
3. 为支部委员提供专门培训。无论是基层党委还是更高层级党委,在开展党务相关培训的时候,最容易忽略的一个群体其实就是支部委员。但是,支部委员在党支部这个基本单元中是应该发挥重要作用的,一定程度上决定了“最后一公里”的落实效果。正因为这个原因,某些专门为支部委员举办的培训班才会显得格外亮眼。比如某个集团层级的党组织,举办了专门针对支部纪检委员的培训班,讲解的就是某些重点工作在基层应该怎么落实,效果非常好。
4. 为支委会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。支委会由支部委员(包括支部书记、副书记和其他委员)组成,是支部这个最基本单元的领导集体,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“末梢神经”。我们在平时的调研检查中不难发现,支部工作手册中的支委会记录是很容易跑偏的,比如有的支部委员会召开支委会全部都是组织学习,比如与党员的谈心谈话基本上都是支部书记在落实。所以,相关的工作机制真的有必要狠狠地抓起来,建立支部工作规则、支委会规范、谈心谈话制度、组织生活责任事项……等等。这些工作机制的建立,能够最大化地规范支部委员的工作方式并发挥其作用。
5. 参考党委委员职责为支委赋能。相对支委委员,党委委员在履职尽责方面的制度设计与安排要更加完善,我们可以以此为参考,结合本单位基层实际,有选择地进行落实。如为每名支委建立支部工作联系点,与党小组建立更加充分的联系;如建立支部委员定期讲党课机制,去分管的党小组讲党课;如支委每年向支部述职,等等。
综上所述,是宏图根据上一期分析的支委职能,结合从各类案例中总结出来的方式方法,为您总结出来的支部委员发挥作用的一些想法。在具体落实的时候,还需要结合支部的规模、人财物的决策权、业务性质等等情况,进行更加科学的设定。